DS等專業(yè)熱度飆升,商科由此退居“老二”。其中,曾紅極一時的商業(yè)分析(BA)在港碩申請中的熱度明顯下滑,而管理學卻逆勢上揚,這“一降一升”的現象背后,究竟暗藏著怎樣的邏輯與趨勢?
昔日頂流BA(港碩):熱度降溫,并非“跌落神壇”
商業(yè)分析(BA)曾是港碩商科申請中的“香餑餑”,申請人數眾多、競爭激烈、含金量高,熱度一度超越金融。但近兩年,其光環(huán)逐漸褪去。據相關數據顯示,23Fall港碩BA在整個商科申請量中的占比約為30%,到24Fall已降至24%,降溫趨勢十分明顯。
BA遇冷的核心原因
港碩BA申請熱度下降,主要源于就業(yè)市場的變化與“風口效應”的消退。隨著大量學生涌入,BA崗位逐漸趨于飽和,加之整體就業(yè)市場處于低谷期,崗位競爭愈發(fā)激烈,讓不少學生對其望而卻步。
但需要明確的是,港碩BA并非“一文不值”。在大數據時代,任何企業(yè)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撐,而BA的核心價值就在于將數據轉化為商業(yè)決策的動力——單純的數據毫無意義,唯有通過分析賦能商業(yè),才能體現其價值。因此,港碩BA的“冷靜期”更多是市場回歸理性的表現,而非專業(yè)本身的衰退。
適合與不適合申請港碩BA的人群
港碩BA的“底色是商科”,其課程設置兼顧數據分析與商業(yè)邏輯,適合特定需求的學生:
適合申請港碩BA的人群:純商科或文科背景,希望提升數據分析能力以增強競爭力;理工科背景,對商業(yè)感興趣,想將技術與商業(yè)結合;目標申請STEM項目以獲得更長留港時間,或計劃留港工作。
不適合申請港碩BA的人群:統(tǒng)計學或已有較強技術背景、但對商業(yè)不感興趣,希望深入學習技術;對數據分析毫無興趣(BA核心是數據分析與商業(yè)決策);目標是成為“碼農”(BA的技術課程較基礎,無法滿足深度需求)。
港碩管理學異軍突起:包容與多元成就“潛力股”
與港碩BA的降溫不同,港碩管理學申請量持續(xù)攀升。23Fall港碩管理學在商科申請中的占比為18%,24Fall已升至22%,與BA僅差2個百分點,成為港碩商科申請的“潛力股”。其崛起并非偶然,而是由專業(yè)特性與市場需求共同決定。
港碩管理學“走紅”的三大優(yōu)勢
受眾廣泛,兼容并蓄
港碩管理學對本科背景的包容性極強,無論是商科、文社科還是理工科學生,都能找到適配的申請方向。對于非商科背景想轉申港碩商科的學生,部分學校的管理學項目明確偏好人文社科或理工科背景,為其補充商業(yè)知識;
圖源:曼大官網
對于商科背景學生,也有院校開設僅接受商科本科的管理學項目,實現“雙向適配”。
圖源:港科官網
例如,一名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工程師,若想向管理崗晉升,單純的技術知識遠遠不夠,而港碩管理學(或工程管理、項目管理)能補充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項目統(tǒng)籌等能力,助力職業(yè)升級。
就業(yè)多元,市場青睞
港碩管理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范圍極廣,涵蓋咨詢公司、金融服務、科技企業(yè)、零售業(yè)、媒體娛樂及非盈利組織等領域,崗位包括金融、會計、咨詢、數據分析、人力資源、市場營銷、運籌物流等。這種“多方向適配”的特性,使其在就業(yè)市場中更具韌性。
門檻適中,穩(wěn)妥之選
相較于港碩中競爭激烈的金融、會計、經濟學等專業(yè),管理學的申請門檻相對較低,成為許多學生的“保底”或“沖刺頂尖院!钡膫溥x。尤其是目標為港校名校的學生,混申管理學能提高錄取概率。
25Fall港碩管理學申請:熱門項目與錄取畫像
港校的管理學項目因其國際化優(yōu)勢與就業(yè)認可度,成為眾多學生的首選。25Fall申請中,多個港碩管理學項目熱度飆升,錄取競爭也隨之加劇。
香港大學:新興與交叉項目齊發(fā)力
全球管理學(MasterofGlobalManagement)
該項目2020年首屆招生,如今已成為港碩商科的“兵家必爭之地”,申請人數漲幅近400%,與港大金融項目持平。錄取標準較高,以985/211背景為主,平均GPA3.7,雅思均分7+,50%的申請者提交了GRE/GMAT。
25Fall部分錄取案例:985廣告學(均分87,雅思7,2段實習)、語言類211小語種(GPA3.9+,雅思7,GRE325+,4段實習)、港本商科(GPA3.1+,雅思6.5,3段實習)。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MasterofClimateGovernanceandRiskManagement)
這是港大商學院與氣候與碳中和研究所合作的交叉項目,聚焦ESG(環(huán)境、社會、治理)領域。錄取背景包括中上985、211及中外合辦,平均GPA約3.8,但也有GPA3.3+或77+的學生憑借對口實習(至少1段ESG相關)和豐富經歷(如大創(chuàng)、論文)被錄取。雅思均分6.5,目前無強制GRE/GMAT要求。
香港中文大學:跨專業(yè)友好的MiM項目
香港中文大學的管理學碩士(MScinManagement)2017年開設,面向缺乏工作經驗的本科畢業(yè)生或職場新人,以跨專業(yè)友好著稱。錄取專業(yè)涵蓋翻譯、小語種等,對985/211背景較友好,平均GPA3.5,雅思均分7+。
25Fall部分錄取案例:985小語種(均分87,雅思7.5,1段交換+3段實習)、211日語(GPA3.7+,雅思7,2段實習)、港中深會計(GPA3.0+,雅思8,3段實習)。
理性選擇港碩商科,警惕“過熱”風險
港碩商科專業(yè)的“新舊交替”,本質是市場需求與學生偏好的動態(tài)平衡。BA的降溫是回歸理性,而非終結;管理學的崛起則得益于其包容與多元,契合了當下學生對“靈活就業(yè)”與“跨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港碩管理學申請人數激增可能導致競爭加劇——若港校招生名額穩(wěn)定,錄取率或許會隨之下降。因此,無論選擇港碩BA還是管理學,都需結合自身背景、興趣與職業(yè)目標,避免盲目跟風。在港碩申請中,“適合自己”永遠比“追逐熱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