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A-Level vs 國際A水準,誰更難?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Th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簡稱GCE A-Level,是在學生完成12年級或高2后的兩年制高中的學業(yè)后,所取得由英國及英國海外領屬地教育部舉辦的普通高考A-level 考試。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聽說過新加坡A-level的難度高于GCE/international A-level 吧,但還有多同學還不太清楚新加坡A-level 和CIE A-level 的區(qū)別在哪。

  Singapore Cambridge GCE A level

  A水準的全稱是Singapore Cambridge GCE A-level,是由新加坡教育部與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聯(lián)合推出的水平測試,因此與一般國際A-level考試有很大不同。A-level 課程體系按照難度分成H1、H2和H3三個等級。一般來說,H1相當于AS水平,H2相當于A-level水平;H3是H2的延伸,包含更有深度更高級的學習內容,在某一學科出色的學生可以選擇H3來學習;并且不是所有科目都有這三個難度。

  A-level科目分成knowledge skills和content-based兩種。Knowledge skills(知識技能) 型科目包括:General Paper、Knowledge and Inquiry、Project Work。Content-based(基于內容)型科目包括:語言類、人文與藝術類、數(shù)學與科學類。A level 通?6門課或5門課。

  基本課程組合

  3科 H2基于內容的科目

  1科 H1基于內容的科目

  H1的母語

  H1綜合英語測試GP (General Paper)

  H1專題作業(yè)PW

  四門內容基礎的課程中至少一科與其他的是不同領域的。

  學生也可以用Knowledge and Inquiry代替GP,或者提供MT語言與文學的H2。

  新加坡A level確實是比常規(guī)A level 難太多啦!

  論考試難度,只有經(jīng)歷過新加坡A level 考試的同學才能感同身受吧。

  一位在新加坡考完A-level 的同學表示,經(jīng)歷過新加坡高考后一上大一,感覺自己的學業(yè)非常輕松,但其他國家通過考常規(guī)A-level 進入學校的同學就顯得比較吃力了,因為新加坡A-level 難度更高,大學里有很多知識在高中就學過了。

  同樣,學過CIE A-level 的同學在做新加坡A-level 物理、化學、數(shù)學真題,感覺難度系數(shù)非常大,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個課程大綱不太一樣。

  新加坡劍橋A-level 也比國際A-level 課程更難。

  新加坡A-level 課程大綱與劍橋A-level 課程大綱不完全相同,而且出題問法也更刁鉆。

  學習CIE課程,三個科目足以,但是對新加坡A-level 來說,考生要學習H1 H2+general paper,GP并不簡單,光作文就得500–800字,還有閱讀,里面的詞匯大多都超過6級英語,有很多新加坡本地人也會出現(xiàn)掛科情況。

  新加坡素來高質量的教育水平聞名于世,融合了東西方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自成一派體系,A-level 考試目標定位于培養(yǎng)精英人才,提高本國教育品牌的知名度,難度自然不會低。

  新加坡A水準和國際A-level 課程學習內容及難度大不相同,同學們還是要根據(jù)自身情況及目標學校進行選擇!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