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QS世界排名一經發(fā)布,有人歡喜有人愁~
除了“帝國理工反超牛劍成為世界第二”外,今年香港院校也紛紛又“支棱”起來了!
港前五排名通通上漲!
世界Top100!
香港大學,上升9名,躋身top20,位列第17名
香港中文大學,上升了11名,位列第36名
香港科技大學,上升13位,重返世界前50,位列第47位
香港理工大學,上升8位,位列第57位
香港城市大學,上升8位,位列第62位
隨著2024的升學季已接近尾聲,許多同學也已經開始著手準備25fall香港研究生的申請了。
不同學術背景的內地生,想去香港讀研,要怎么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跟專業(yè)?
下面總結了不同梯隊的學生在擇校定位時的申請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國內頂尖985 / 海外本科背景學生
這兩種院校背景的學生,在擇校時有著天然優(yōu)勢,能選擇的機會也更多。不過,均分的差異會影響擇校跟專業(yè)的范圍。
均分范圍:85~90
均分范圍在85~90分的學生,可以大膽申請香港的頂尖院校,如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在專業(yè)方面,可以考慮申請比較熱門的專業(yè),如金融、會計、商業(yè)分析和計算機等。這些專業(yè)競爭激烈,要求申請者綜合實力較強。
在申請時,出色的文書跟相關背景的實力或研究經歷可以增強申請的競爭力,而對于商科等大熱專業(yè),高分GRE/GMAT依舊是十分重要的加分因素。
均分范圍:80~85
在這個分數(shù)段的學生,雖然成績競爭力不是很強,但考慮到院校背景很強,還是有機會沖刺港前三院校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的常規(guī)專業(yè)。
另外,還可以考慮申請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的熱門專業(yè),如商科和計算機等專業(yè)。對于打算申請商科等熱門專業(yè)的同學來說,依然建議準備GRE/GMAT增強競爭力。
均分范圍:75~79
這個均分范圍的同學,如果想要申請港前三的院校,可以試著選擇一些較冷門的人文社科專業(yè)。不過,由于成績不占優(yōu)勢,被港前三錄取的概率并不算高。
如果想順利拿到offer,建議降低目標院校的層次,選擇排名靠后的院校。
中游985背景 / 頂尖211背景學生
這個背景的學生,在擇校時,要根據(jù)成績跟所選專業(yè)做好層次劃分。
均分范圍:85~90
這個梯隊的學生在均分上有優(yōu)勢,如果想沖刺港前三的院校,可以選擇非極端熱門的專業(yè)。
建議把港理工跟港城市的熱門專業(yè)納入申請規(guī)劃里。
在申請時,同學們可以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學術背景,如果要申請比較熱門的專業(yè),建議準備高分GRE/GMAT成績增強競爭力。
均分范圍:80~85
這個均分范圍的同學想沖刺港前三,可以選擇人文社科類專業(yè),被錄取的機會比較大。
如果想申請熱門專業(yè),如商科、計算機這些,建議降低學校層次,選擇港理工、港城市會更保險一點。
均分范圍:75~79
這個分數(shù)段的同學可以考慮港城市、港理工的非熱門專業(yè),也可以考慮浸會大學的商科跟傳媒優(yōu)勢專業(yè),浸會大學的傳理學院排行亞洲第一。
中上游211 / 雙非背景學生
均分范圍:85~90
較高的均分是這梯隊學生的競爭優(yōu)勢,可以嘗試沖刺港前三的人文社科專業(yè)跟港城市、港理工的商科類專業(yè)。
為了增強競爭力,建議同學們在申請時提供相關專業(yè)的實習或實踐經歷,GRE/GMAT成績、高分雅思成績。
均分范圍:80~85
這個均分范圍的同學,可以申請港城市、港理工的非極端熱門專業(yè),如港城市的MA Language Studies專業(yè)。
這類專業(yè)一般不限制本科背景,金融、管理經濟以及法律、語言教育類背景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機會被錄取。
均分范圍:75~79
由于均分在熱門專業(yè)的申請競爭沒什么優(yōu)勢,可以把目標放在港城市、港理工的人文社科類或更冷門的專業(yè)。
建議把浸會大學跟嶺南大學作為重點申請的目標。
中下游211 / 雙非背景學生
均分范圍:85~90
這個梯隊的學生,可以嘗試沖刺港城市跟港理工的冷門專業(yè),也可以申請浸會大學的強勢專業(yè)如傳媒、商科、計算機等。
均分范圍:80~85
工科背景的同學可以考慮沖刺港理工的工科類專業(yè)。建議把浸會大學和嶺南大學作為主要目標院校。
在申請時,要注重個人申請材料的競爭力,可以增加一些實習經歷來彌補均分不高的劣勢。
均分范圍:75~79
這個背景的同學在院校背景跟均分都不占優(yōu)勢,可以把申請目標定在錄取標準相對寬松的相關院校,如嶺南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
另外立思辰留學對大家最為關心的香港升學熱門問題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盤點與解答。希望能夠為有意向升學香港的學生和家長提供更為詳盡的指南,助力大家的升學規(guī)劃更加明確、有針對性。
申請時必須提供雅思/托福嗎?
是的,達標的語言成績是申請香港留學的必備條件之一。不同于某些地區(qū)(如英國),香港絕大多數(shù)專業(yè)沒有語言班,因此語言成績必須達標才能進行審理。如果語言成績不達標,申請材料將被視為不完整,可能極大地影響入學機會。
當然港八大中還有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的一些專業(yè)可以用英語六級申請,或是部分中文授課課程則無需語言成績。
哪些情況下可以豁免語言成績?
本科為全英文教學的同學可以豁免語言成績,即無需參加額外的語言考試。通常適用于在境外高校就讀的同學,以及境內部分中外合作辦學的院校。但為確保申請不受影響,建議提前與學校聯(lián)系確認。
香港高校錄取有哪些偏好?
香港高校錄取通常綜合評估學術背景(包括本科院校、專業(yè)、GPA等)、語言成績以及實踐背景(如實習、工作、項目經歷等)。不同院校和專業(yè)也可能有特定的錄取偏好,如某些專業(yè)可能更傾向于有工作經驗的申請人。
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學術背景:本科學校、專業(yè)、均分,科研,論文等;
實踐背景:實習、工作經歷,證書,比賽,志愿者、項目經歷等;
語言成績:雅思/托福,熱門商科專業(yè)大多需要提供 GMAT/GRE 成績。
什么是留位費?
留位費是當收到學校錄取通知時,學生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繳納的一筆費用,用以確認接受錄取并保留入學名額。對學校來說,留位費的收取是為了防止學生拿著錄取通知但最后不入學,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留位費的金額因學校和專業(y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通常為學費的30%-50%,并作為首期學費的一部分,學生在入學后,這筆費用會直接從學費中扣除。一般來說,留位費一經繳納,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不予退還。在某些情況下,如學生因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入學,可以向學校申請退還留位費,但具體能否退還以及退還流程需要依據(jù)各學校的規(guī)定。
因此,在決定申請香港高校時,要提前了解相關學校的留位費政策,根據(jù)自身經濟狀況合理規(guī)劃。
香港碩士課程有哪些分類?
分為授課類碩士和研究類碩士。
授課型碩士大多數(shù)是一年制,學制時間短,以就業(yè)為導向,學業(yè)壓力較小,是大多數(shù)申請人的選擇。教學模式和國內大學相似,老師授課為主,學生完成考試、論文、項目研究獲取學分,分滿畢業(yè)。適合希望短時間內提升學識、注重就業(yè)需求的同學。
研究類碩士多為兩年制,申請難度比授課型大,學制更長,但學費相對較低,獎學金豐厚。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針對某項課題進行專門研究,適合計劃日后從事研究工作或繼續(xù)申請PhD的同學。
申請開放及錄取時間?
港校的大部分專業(yè)通常在9月至10月間開放申請。由于港校實行先到先得的錄取政策,因此早些提交申請的申請者錄取的機率會相對較大。
在遞交申請后,大部分專業(yè)需要1到2個月的審理時間。一般來說,11月至12月間會發(fā)出首批錄取通知,2月至4月則是錄取通知發(fā)放的高峰期,5月、6月和7月也可能會有少量的錄取通知陸續(xù)發(fā)出。
考研后再準備香港升學來得及嗎?
考研和海外讀研申請并不沖突,兩者是可以同時準備的,即使拿到港校的offer,也不影響內地院校的錄取。
如果是考研初試后(12月末)才萌生海外讀研想法,那時間就稍顯緊張,建議趁著考研英語的記憶還未消退,趕緊去刷個雅思/托福分數(shù)。
如果等2月末出了初試成績,考研失敗了再考慮香港升學,并且沒有達標的雅思/托福成績,時間就真的太緊迫了,建議可以直接考慮第二年春季入學的申請,文書準備也能更充分一些。
跨專業(yè)申請有什么要求?
香港的院校有不少專業(yè)是接受跨專業(yè)申請的,但申請者需要具備跨專業(yè)申請的基礎,如對申請專業(yè)有一定的了解、修過相關課程或有過實踐經歷。這些背景在申請簡歷和個人陳述中提及,有助于提高申請成功率。
在港期間可以打工嗎?
為了增強學生的留港意愿,提前了解香港職場,從2023年11月起,香港暫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在這之前,對于非本地研究生的兼職限制是:每周不超過20小時的校內兼職、在學期內就讀學科相關的實習、或在暑期期間工作。完成學業(yè)后,學生還有機會在香港獲得為期12個月的簽證以尋找工作機會,這對于想要通過讀研工作后拿香港身份的學生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