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上大學與國內讀書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不僅僅是局限于上課,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的對比一下中韓之間校園文化的差距。
No.1、韓國沒導員,想住宿舍要看成績
導員的工作都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自己身上,比如選課、申請獎學金。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學生自己留意學校發(fā)布的通知,如果錯過只能是自己負擔責任。但是沒了導員,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獨立能力。
由于韓國國土面積有限,不像國內的大學會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宿舍,再加上韓國的宿舍最多一間只能住兩人,所宿舍入住的條件就變得嚴格起來。大部分學校宿舍新生入學時沒有過多要求,但是從第二學期開始,會根據你上一學期的平均成績來判定你是否能繼續(xù)住宿舍...
No.2、韓國大學普遍沒班級的概念
如果沒有導員你能接受的話,那么沒有班級設置你還能接受嗎?
其實在剛入學的時候,是有明確的班級分配的,但是由于選課制度的自由,所以并不見得一個班級的學生就要在一起上課,也因此班級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正因為松散的班級架構,以及走讀制,使得很多韓國人學生之間缺少交流,大多數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只能是通過社團等活動來進行。
No.3、韓國大學沒有軍訓及運動會
只要是在國內接受過長時間教育的同學,一定對軍訓不陌生,但是在韓國并沒有軍訓的概念。其實這一點也非常好理解,貌似軍訓只是我國的特色。畢竟韓國小哥哥不軍訓也是要全民義務參軍的,其次運動會在韓國校園中也并不時髦,大多數學生想要參加體育活動只能是社團活動。
雖然沒有運動會,但是每年都會舉辦類似于國內藝術節(jié)一樣的校慶活動。各大學校慶都會請來當紅明星位同學帶來公演,其實也是很不錯的~
校慶除了游明星來公演外,每一個專業(yè)或者社團的學生都會出攤,或是賣小吃或者辦展覽,學校還會請明星來表演節(jié)目,也是一種豐富校園生活的文化項目了。
No.4、獎學金豐富,但是不給錢
韓國大學對于外國人留學生的獎學金政策是非常友好的,有各式各樣的獎學金政策。但是和國內獎學金發(fā)放方式不同的是,國內會直接打款到學生賬戶中,而韓國大學的獎學金會直接從原本應繳學費中扣除,所以拿不到錢,并不意味著拿不到獎學金哈!
總的來說韓國大學校園生活(不包括課外),比起國內還是有一些單調的,不過也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大家進入校園之后自己品味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