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兒園男老師盡展成繞指柔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經同事推薦最近看了《三十而已》,被顧家兒子許子言報名幼兒園那段震感了。

  顧佳和老公用極其流利接受了家長面試,兒子也用英語回答最愛看的書是小王子,雖然許子言因為沒聽懂一道題咬了面試官,但家長還是可以無償給幼兒園每年放一次煙花曲線救國,拿到幼兒園的入場券。

  看完那集后,我不得不感慨國內的家長真是太不容易了,并開始陷入沉思。又沒錢又沒顏,還說著一口德式英語的我,如果在國內的話,肯定托娃后腿至少到高中畢業(yè)啊。

  我娃別說小王子了,小白兔自己都讀不下來。我總是佛系地安慰自己:勉強是沒有幸福的。

  之前文章說過德國上托兒所,幼兒園雖然也難,但與國內相比還是容易一些。

  當年休完育兒假,上班在即。能得到一托兒所的位置已經很不錯了,當我們得知這個好消息的時候,也收到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帶小娃的是一個男老師。

  不只是國內,在德國男老師在托兒所幼兒園的數(shù)量還是鳳毛麟角。據統(tǒng)計在2017年,全德國的男老師比例不到6%。百里挑一”的比例讓男老師成為很珍貴的教育資源。

 。ǖ聡2007-2017年,托兒所男老師師資比例)

  可當了媽后,下意識地都把不好的方面想在最前頭。

  得知這個消息時不得不說, 我們是喜憂參半。腦子里出現(xiàn)了很多種假象:

  老師會不會虐童?

  會不會是同性戀影響娃以后性取向?

  最重要的是到底會不會完成基本帶娃工作?

  老公也覺得很新奇,沒事也在網上查在德國男生當幼兒園老師的原因。

  帶著這個忐忑的心情,我們終于盼到了和這個男老師的第一次面談。

  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托兒所的每天的安排事宜和一些規(guī)定。談了半個小時下來,感覺老師很和善,也就是個大男孩。

  但出于好奇心我還是問了他:為什么要當男老師?

  他說:因為家里媽媽,姐姐都是從事幼教工作,而且有很多兄弟姐妹,也喜歡和小孩玩,耳濡目染就當了幼教老師。

  回答得直接,坦然,不做作。我們的心情變得平靜下來。

  幾天后,老公帶娃開始了入園適應。德國的適應期是比較漫長的,一般持續(xù) 2-6周,來逐漸搭建與老師的信任感。

  我們的這個男老師Thomas 建議充分利用最長的6周適應期時長。

  娃剛還是去托兒所缺少對周圍的信任感,最開始的三天,每天只去2-3個小時,三個男人一臺戲,雖然只有這幾個小時,可是娃,娃ta爸,娃老師形影不離。

  之后幾天,娃ta爸開始遠離現(xiàn)場,但要在外看不見的地方候著。以備娃爆發(fā)的時候,隨時沖出來。

  就這樣第一個星期平安度過,周五的時候,老師還對第一周的適應工作給我們做了總結匯報。

  逐漸地,到了第四周的娃開始信任新老師,并能成功的忘記父母的存在。但這時娃也只是每日去5個小時。

  老公的育兒假也接近尾聲,我們提出能不能從下周開始全托8個小時。結果竟然被老師堅決的拒絕了,并只回答:我們說要循序漸進。

  作為家長我們沒辦法也只好配合。

  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yǎng)的信心。不得不說,娃過了適應期后到目前為止,從來沒有一次在托兒所哭著喊著找父母,看來前期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所以男老師給我們的第二印象的是:很有耐心

  男老師其實也很溫柔

  娃雖然成功度過了適應期,但這也只是適應了托兒所環(huán)境和Thomas。適應其他老師及小朋友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在此期間,不會走的娃只愿偎依在Thomas身邊,Thomas每次都是有求必應。說實話這十多斤的肉球,每次想讓我抱他的時候,我都著實先猶豫一下。

  每個娃都有其獨特的癖好,在午睡的時候就完全顯現(xiàn)了。有的喜歡摸著你的胳膊,有的喜歡挽著手,有的喜歡讓人唱著歌睡。我家娃喜歡摳著別人指甲睡,不得不說有的時候還是很疼的。

  男老師有一次和我們說,每個寶寶習慣不一樣,不過只要是我們可以提供的,都會滿足他們的要求。

  新冠期間,娃在家整整待了三個多月。對家長是煎熬,對娃是煎熬,同樣對老師也是。

  重新復課的前一個月,老師們就已經開始和自己負責的小朋友視頻聯(lián)絡,我還可以清晰地記得Thomas第一次和娃視頻的時候,竟然激動的眼睛都有些濕潤了。

  男老師和娃更玩得來

  娃和老師相處的好不好,家長早上送娃去托兒所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

  有的時候,娃見到班上的一個無感女老師時,基本就是撲克臉,或者開始大哭。但如果是Thomas早上接待,娃便會立刻露出了前排整齊的乳牙。

  哪有娃不喜歡被舉高高的?女老師體力不支,完成不了這活。Thomas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就憑這一項技能完美扎實地收復了所有娃。

  男老師很細心

  也許我娃是Thomas入職這個托兒所負責的第一娃,格外上心。很多小事都可以記得很清楚。比如娃今天帶去的衣服有哪些,帽子什么樣,衣服是哪件。即使有時候忘記在衣服上標注名字,也很少有找不到的情況。

  社會上對男老師的偏見,德國也存在。說實話,作為家長的我之前也是如此,畢竟這種現(xiàn)象還是少數(shù)。

  但經過這兩年的相處下來,我們真得最放心Thomas當班帶娃。如果你的娃也有幸被男老師照看,我想給作為家長的你以下建議:

  認真用心的去感受和老師的第一次談話,不能說是第六感,但你確實能感受到這個老師可否信賴

  既然把娃交到他們手里,就要首先相信這個老師是可以勝任的

  彼此適應是需要時間的。像我們這樣第一次做父母的,不也是經歷了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了解適應我們的角色和小娃的習慣嗎?

  多和老師們主動交流,去了解他們和娃相處的方法。這對家長也是一種學習,畢竟娃在托兒所的時間是比在家中長,而且可以和老師學到很多。

  男老師真的是托兒所的一道獨特的坐標。在和同事聊起男老師時,大家的反應一般都是從差異到欣慰甚至羨慕。

  所以說碰到了,可以說是賺到了。

  拋開性別區(qū)分,我們要相信每個老師都是用愛心去塑造,用真誠去感召,用人格去熏陶的每個娃的。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