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教育?】也來說說德國的幼兒園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這兩天網(wǎng)上熱議常州小學生遭遇的不幸。

  女孩的作文《三打白骨精讀后感》遭袁老師痛批。

  女孩在作文課后墜樓。

  老師強調作文沒有傳遞正能量。

  這事件本身真夠令人震驚的,不管誰對誰錯。我確實有兩個疑問:

  這么小的小朋友真的能理解什么是正能量?

  培養(yǎng)小孩子的獨立精神,自主精神是不是應該更重要?

  雖然我娃還小,還沒有上學,但是我還是想拋磚引玉,對比著分享一下德國幼兒園的育兒理念及我們作為家長和孩子的所得:

  從孩子的天性出發(fā)

  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是以娃為中心,從ta的天性出發(fā),娃說了算。老師們只是起輔助作用,如果小朋友們有意愿需要老師的時候,老師才出現(xiàn)。

  在我第一篇育兒文章提到:在產(chǎn)前培訓班認識的準媽媽將是育兒假一年中最重要的社交圈。

  一次聚會時,看到有的娃七個月就已經(jīng)開始蹣跚走路了。我心里酸味十足:走太早不好,腿都變羅圈了!但其實心里還是無數(shù)個問號與期待:我的娃什么時候可以邁開腿?

  小娃1歲開始上幼兒園,但沒有一點想解放雙手的意思。每次去幼兒園接ta的時候,都看到一個大肉球在地上移動。

  不過老師每次都很寬慰地說:bald wird es soweit. (快了啊)

  我詢問性地問老師:要不您沒事經(jīng)常拉著ta走兩步?

  結果老師卻很淡定地回了我:我們的教育理念是不主動干預,一切都要由孩子自己決定,娃腦子里想開始走路的那根筋還沒搭上,所以他現(xiàn)在還不想走,要順其自然。

  要在國內(nèi)肯定會說:那么小的娃會決定個啥?要你老師是干什么的?不練能走嗎?

  可在人家的幼兒園就要接受這一切,入鄉(xiāng)隨俗。

  就這樣,大家都靜靜地等著。。。

  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在小娃1歲半時終于邁開雙腿,老母親我當時老淚縱橫,和ta爸激動地相擁在一起,說:胖子終于開竅了。

  但不得不說娃自從開始走路就走得很穩(wěn),從沒有摔倒過。

  說實話,到現(xiàn)在,誰又會糾結早走還是晚會了幾個月呢。

  學能力

  與國內(nèi)相比,我感覺德國的幼兒園更注重能力的自我學習及發(fā)展。

  人是鐵,飯是鋼。我們一聽說幼兒園不喂飯,立刻變得很捉急。

  在娃去幼兒園之前,我們也即理論又實踐的試圖教會ta自己吃飯,不管別的至少要在幼兒園生存下去,可是未果

  有時候家長的擔心就是多余,沒想到幼兒園這種“散漫教育”,竟然教會了小娃自己吃飯。

  老師給我介紹:吃飯前,老師都會給每個小朋友帶上一塊大手巾,分配一個勺,一個碗,一杯水。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計!老師們不在乎小朋友用什么手段把食物送到嘴里,也不在乎吃飯的“戰(zhàn)場”被造成什么樣兒。

  我聽完后想:行啊,反正不用家長負責打掃,這個可以有。

  在娃一歲7個月的時候,我們出去度假。在餐廳里,小娃完全獨立自主乖巧的用勺子吃著碗里的飯,還時不時掠奪一些爸爸盤子里的食物。不夸張的講,每天都有從我們桌子走過并給娃伸出大拇指的爺爺奶奶。

  集體觀念

  在老師的每次介紹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單詞是他們經(jīng)常和孩子們說的:gemeinsam (一起) 。

  Gemeinsam schmeckt es am besten (一起吃,味道最好)

  到飯點的時候,小朋友午飯是一起開動的,如果哪個的娃飯沒吃完,老師都會囑咐這桌小朋友等著,然后一起起身離開。

  我很欣慰,在娃的小腦子里也許真的明白了,“集體”這個概念的重要性。

  “不學無術” 的幼兒園每兩天會組織“晨會”,所有寶寶圍坐起來唱歌。這也是在我看來,每周唯一的素質教育。

  新冠假期,幼兒園創(chuàng)新性的應用網(wǎng)絡教學,延續(xù)了這個習慣。我很吃驚,小娃們可以穩(wěn)穩(wěn)地坐著20分鐘跟著老師唱歌,有些歌曲竟然大部分小朋友都一起跟著做動作,結束時,所有小朋友都知道跟大家一起說再見。

  贊美&創(chuàng)造力

  玩是孩子最重要的活動: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獨立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獲得見識。

  托兒所經(jīng)常組織的活動是準備一大張紙,一大把筆,讓娃們在自己的想象中盡情翱翔。

  老師教畫畫嗎?當然不了!

  每個小朋友各顯本領,隨便畫!

  經(jīng)?吹酵罗k公室墻壁上,貼著很抽象,像幾團翔翔的大作。不得其解。同事都會很自豪地介紹說,這是娃送給ta的禮物。

  在國內(nèi)至少也得是個實物寫生,才好意思擺出來吧。

  沒想到這樣的好運,也降臨到我頭上了。

  一天去接娃,老師例行公事介紹了ta一天的動向,最后說:今天娃畫了一幅很棒的畫哦,你可以帶走它。

  小娃每天都要拉著我或他爹創(chuàng)作一個小時,我突然變得很興奮,難道我家達芬奇就這樣出現(xiàn)啦。

  接過畫一看:一張大紙上,零星散落著幾根“柴火”。

  即使這樣“抽象”的畫作,老師還是驕傲而充滿希望地“促銷”著。

  懂禮貌

  新冠假期之前小娃基本只說德語,畢竟在這里能營造中文環(huán)境的就只有他媽我。

  不得不說,我家娃一步慢,步步慢。兩歲的時候,娃除了爸爸媽媽外,其他詞寥寥無幾。

  被幼兒園佛系的育兒理念影響下,我也慢慢的釋懷了,還經(jīng)常自己開導自己:德語和中文都那么難,沒事,只要能說話就行。

  刀鈍石上磨!不久我們卻發(fā)現(xiàn),娃又學會了兩個新單詞:bitte (請)和 danke (謝謝),而且使用率極高!

  德國人常常比喻 bitte 是一個Zauberwort (有魔力的詞),很多大家也經(jīng)常忘記說,但是托兒所卻培養(yǎng)孩子從一開始就養(yǎng)成這樣有禮貌的習慣。

  記得N年前,上小學的時候最講究的是當三好生,即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思想品德課上學得也是五講四美三熱愛即

  五講指講文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講秩序、講道德;

  四美指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huán)境美;

  三熱愛為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熱愛黨。

  這好像沒提過正能量這事啊!

  N年后的今天,為人父母,我覺得除上述道德標準,孩子的獨立精神,創(chuàng)造力以及從孩子天性的角度出發(fā)也極為重要,剩下都真的是錦上添花。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nèi)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nèi)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nèi)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nèi)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