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為什么要求天天給孩子帶飯還這么早放學?這都是政府的“陰謀”!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你如果問加拿大和中國在教育上有何不同,最顯性的區(qū)別莫過于每天自己帶飯和在校的時間了。

  因為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眾口難調,所以學校很難顧及到每個孩子的口味,風俗,禁忌等等,讓家長頓頓帶飯,雖然麻煩,但很是能夠理解的。

  但是,在加拿大,這放學早,早的令人“發(fā)指”,真的讓人費解。

  國內(nèi)的在校時間我們都了解,根據(jù)年紀的不同,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有的晚自習甚至到晚上八點九點。而加拿大,早上八點半或者九點上學,放學時間早的是下午兩點半,個別省份最晚的也就是三點出頭。即使到了學業(yè)最忙的高中階段,放學時間也不會絲毫推遲。

  有些學校為了減輕雙職工家長的負擔,開設有“放學課后班(after school)”,但這種班上沒有什么學術上的安排,主要活動也就是看看書、做做游戲之類的,純屬交錢,請一個所謂的老師幫著看孩子。

  當然也有能學到東西的興趣班,但這樣的學校是不管接送的,還是需要家長把孩子接來,送到興趣班上,那既然還是需要家長早早接走孩子,就失去了減輕雙職工家長的負擔一說~~

  對于我們從小在中國長大的一代,放學早是最看不慣加拿大教育的地方。大家已經(jīng)習慣了把孩子送到學校,早上送晚上接,希望孩子能盡可能多的在學校學習知識。

  而且,把孩子放心的交給學校的另一個好處是解放了父母的時間,至少是給雙職工父母提供了可能,即便下班較晚,孩子放在學?倸w是放心的。

  放學早這個看似表面的現(xiàn)象,背后其實隱藏著一個社會的“巨大陰謀”......

  在加拿大,放學早給家庭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夫妻雙方可能有一個人不能工作。

  在北美,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沒可能夫妻同時上班。加拿大很少有老人幫忙帶孩子,而如果找保姆帶孩子的話成本幾乎要趕上一個人的工資。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以加拿大為代表的西方社會形成了這樣一套早放學的教育體制呢?

  首先,西方的教育都是先松后嚴,小學中學學習的知識并不深入,強調的是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加拿大小學一、二、三年級是沒有作業(yè)的,四年級開始會有半個小時左右的作業(yè),也是取決于學生是否能在課堂上完成。

  作業(yè)主要是讀書,寫讀后感,制作PPT等小項目,形式比較自由,靠自覺完成,偶爾不完成也沒有關系。直到高中開始,學業(yè)負擔開始加重。

  我們往往有個錯覺,北美沒有高考,高中的課業(yè)負擔相應也比國內(nèi)輕松,這是一個典型的誤區(qū)。雖然北美從高中開始重視數(shù)理化等學科的學術水平,但在社會科學等文科領域卻要求學生能夠進行主動的探索和思考。

  海量的閱讀、寫作、找資料、做社會調查、寫論文都是家常便飯。如果孩子選了AP考試或者IB課程,壓力更是排山倒海。另外,到了招生季和考試季,要準備選校,寫文書,考試,找人寫推薦信,時間更是緊迫,壓力也更大了。

  加拿大大學的錄取標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高中時期的平均成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GPA。

  如果在高中最后幾年有一個學期的成績不理想,很有可能就和名牌大學失之交臂,所以平時成績也不能水,每次作業(yè)考試都還要用心準備。而且申請大學,如果想提高競爭力,除了平時成績好,你還要有社會實踐、去做義工,有科研試驗,會一樣樂器和體育運動也是加分項。

  那么北美高中生這種主動的,探索式的而非灌輸式的學習方式是怎么養(yǎng)成的?

  這與小學的教育理念分不開。孩子小時候受限于綜合理解能力和耐心,很難學的深入,反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更加關鍵。興趣怎么培養(yǎng),說白了就是讓知識變得簡單有趣,讓孩子循序漸進的體會學習的樂趣。

  據(jù)立思辰留學了解,在加拿大的小學,沒有教科書,老師上課都是拿打印出來的、花花綠綠類似游戲的學習材料。

  大多數(shù)知識都要通過實踐來掌握,小學低年級講教房屋結構,就帶著孩子去工地看蓋房子;教動物就帶孩子去農(nóng)場和動物園去近距離感受;教食物就從做面包開始,讓孩子體驗食物的來歷;下雨就去踩水坑;入秋了,就去撿落葉......

  聽上去三點放學好像少了四個小時,但其實濃縮就是精華......總歸一句話,北美小學教的不是書本知識,而是培養(yǎng)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所以,說上小學就是玩一點都不夸張,玩,都是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對世界的好奇,更培養(yǎng)自己探索答案的能力。而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是建立在放學早的基礎上,讓孩子在學校沒壓力,有大量的時間去培養(yǎng)自己的世界。

  雖然學校大多都是下午3點就放學了,但是并不是像很多媒體宣傳的那樣,加拿大孩子下午三點放學之后,就開始肆無忌憚地玩耍了。

  三點下課了就可以回家睡覺了嗎?想的太天真了。三點半就要去集合參加課外活動了,棒球課足球隊籃球隊辯論隊唱詩班烹飪班等等等等上完一個去另一個,每次上完回家都精疲力盡。

  真正在這個國家生活才發(fā)現(xiàn),加拿大的課外教育、社會辦學發(fā)達到令人咋舌的地步。都說我們中國的孩子課外班多,但也不外乎就是數(shù)理化的課外輔導、外加上英語、美術、舞蹈和鋼琴。反觀在加拿大,幾乎是任何一種興趣,你都能找到專業(yè)的校外課程,而且都是成體系的。

  加拿大的課外班和中國的課外班最大的不同在于,加拿大的課外班更多的是為了開發(fā)孩子們的興趣而開設的。加拿大家長很少會送孩子專門去補習“奧數(shù)”這一類的課外班,而更多的則是體育類、藝術類或音樂類的課外班。

  以體育為代表,冰球、冰壺、滑雪、足球、棒球、自行車、橄欖球、籃球、游泳、跆拳道、擊劍、高爾夫......

  任何一種你能叫得出的體育運動都有專業(yè)的兒童俱樂部,從3、4歲就開始培養(yǎng),玩得好了直接進職業(yè)比賽。其他興趣班就不一一列舉了,你能想到的都有,什么編程、機器人甚至AR、VR的興趣班都不新鮮了,有的孩子可以體驗開飛機、開戰(zhàn)艦、學射擊……

  想想這些孩子我就覺得羨慕,他們從小就可以擁有一份熱愛的興趣,而不再是奧數(shù)鋼琴。整個社會都在為他們的興趣愛好做著鋪墊,只要自己想學外部一定找到最好的環(huán)境。

  從北美大學的錄取標準也能清晰的看到這種興趣培養(yǎng)的導向,想進美國加拿大的頂級大學,光有漂亮的SAT和CPA成績還遠遠不夠,特長才是決定因素,你需要有區(qū)別于其他人的特長。

  因此,加拿大的孩子需要從小就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特長訓練,以期從眾多考生之中脫穎而出。

  而這一切興趣特長的基礎就是,放學早!孩子們有時間。

  早放學意味著父母中的一個需要全心照顧孩子,除了做飯收拾家務,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和興趣培養(yǎng)。

  而這一切的一切,某種程度上就來源于那個最不起眼的“放學早”。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nèi)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nèi)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nèi)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nèi)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