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直在中國接受教育的我們,上課的模式一向都是固定而略帶乏味的:老師在講臺上自顧自的灌輸知識,學生有的聽得昏昏欲睡,有的則干脆開啟了小差,自娛自樂。偶爾有老師提問,大家也都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甚至答非所問。當然,不能否認,現(xiàn)在有很多高校正在效仿國外大學的教育模式,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課堂。但畢竟剛剛起步,對于習慣了接受的中國學生,這一模式仍然需要時間的檢驗。而加拿大大學——自由,注重學生綜合發(fā)展的課堂模式早已發(fā)展成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加拿大的大學平常都是怎么上課的。
在加拿大學校的教育理念中,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更是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學校不會強制要求學生每學期需要選什么課程,每學期學什么課程,以及學幾門課,都是由學生自行決定的。學生需要上的常見課程基本每學期都會有開設,以保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計劃完成相關的課程。
學院會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給學生一定的建議,通常學生在大一大二基礎課程階段學習課程的順序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到了大三大四,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的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分支繼續(xù)學習,選修課的數(shù)量也漸漸變多,每個人所要學的課程也漸漸不再一樣,每個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段上課。有學生可能會把五天的課程壓縮到一,兩天上完,也有人會把所有的課都分散開,一天只消化一門課程。
所以在大學上課時,可能每天見到的人都不一樣,班級集體學習氛圍相對的淡化了,取而代之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以及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以及課余生活。
在上課的形式以及課程的評估形式方面,不同的科系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
對于商科的學生來說,基礎的理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結課之后學生要繼續(xù)奮戰(zhàn)在圖書館里應對接下來的試卷與考試。穿插在課程中間的論文,小作業(yè)以及presentation也是不能忽略的部分,在最終的評估中都會占到相應的比例;理工科的學生除了應對考試,實驗性的作業(yè)以及需要課后與同學完成的小組作業(yè)都在最終的課程評估中占了不小的比例,一不小心就會有掛科的危險。
要注意,加拿大學校一旦掛科,一般是沒有補考機會的,如果是必須課程,學生唯一的選擇就是重修了,既浪費金錢又面臨延期畢業(yè)的風險;而藝術類學生的考試壓力相對要輕松一些,別以為這就高枕無憂了,他們需要擔心的是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被老師通過,要經(jīng)過反復的修改與討論才能最終形成自認為滿意的作品呈現(xiàn)在老師面前。
對于出國上學的童鞋們,不論是什么專業(yè),有一點要有心理準備:國外的大學生活絕不像想象中的輕松,愜意,要做好犧牲周末甚至熬夜的準備。當然,這么多的努力也不是白費的,你依舊會在繁重的作業(yè)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的。大好青春,不為未來努力,只知玩耍,也是一種浪費生命,不是嗎。
以上就是立思辰留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加拿大大學期間上課的一些基本情況,希望對以后大家適應加拿大大學的學習生活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