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老師留學見聞:聊聊英國人的日常(上)


    非常感謝朋友們對我的信任和支持,在我向大家征集問題以后很多同學都像我提出了自己好奇、和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要說明一點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出自我一家之言,根據(jù)我個人的理解。如果出現(xiàn)紕漏,請原諒我才疏學淺;如果有讓各位不高興的地方,請原諒我們見解不同。

  如果各位有對英國學習生活有好奇或不解的地方,歡迎繼續(xù)問我。

  我把各位的問題整理成了四大類,分別為“英國人篇”、“英國社會生活篇”、“英語教育學習篇”和“英國教育篇”。

  今天就從“英國人”開始吧。


  一,英國人是怎樣一類人?是紳士?是比較懶?是勤勞的?

  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只能從概括的角度來談。

  首先,英國人,尤其是英國男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很紳士的。他們會主動為身后的人拉門,會禮貌的對你報以微笑,不論是你撞了他還是他撞了你都一定是他先說“sorry”。當然也僅此而已。我很少見到英國男人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或者地鐵上給老人讓座的現(xiàn)象。倒是女孩子會給老人或者“抱小孩的乘客”讓座。

  但是有幾種情況,會讓你見識到不那么紳士的英國男人:天黑以后喝多了;支持的球隊贏了或者輸了;賭馬贏了或者輸了。

  我親眼見過一個喝醉了的男人滿大街和別人搭訕,不論男女;見過喝醉后在當街脫褲子撒尿的;見過直接就躺在路邊呼呼大睡的。最猛的一次是去年倫敦跨年的時候,直接有一伙人,有男有女,對著你轉(zhuǎn)過身子脫褲子給你秀他們的大屁股……

  我想形成如此極端對比是因為英國男人白天工作壓力大,尤其加上如今英國經(jīng)濟不景氣。而且白天英國紳士們嚴格要求自己,任何場合收斂不放縱,說白了就是憋壞了。所以到了晚上,喝醉了以后,終于找到了突破口,于是發(fā)瘋一般發(fā)泄。類似的例子還有德國和日本,白天都憋的太厲害了,所以一旦發(fā)泄就發(fā)瘋一般。眾所周知英國和德國的足球流氓全世界聞名。


  英國女人,首先從長相上來說,普遍質(zhì)量很一般,身材好的也不多,大部分都是粗腿大屁股。然后僅有的長的好看的身材好的姑娘一到晚上,不管是大夏天還是冷到不行的冬天,都會黑絲短裙,打扮的很妖嬈性感去夜店酒吧瘋狂。我不知道為什么英國人對夜店酒吧如此熱衷。甚至就連大學里面都會有專門的夜店。比如我們學校的forum,白天看起啦還比較普通,一到周五晚上,就燈火通明霓虹閃爍,無數(shù)寂寞孤單的身影在里面人鬼不分的搖頭晃腦。

  正常來講,英國人,尤其是女人,對性還是相對保守的。但是,夜店確實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可以放下自己的偽裝和包袱,所以夜店是約pao的不二場所(這一點貌似和國內(nèi)差不多)。

  去年BBC有一項關(guān)于剩女比例的調(diào)查顯示,中國25歲到29歲單身女性的比例為25%,可是你們猜一下英國的比例?75%!是中國整整三倍。至于為什么?我覺得不用解釋,這里是腐國啊。順便普及一下,剩女的英文是leftover woman。

  英國人在歐洲里算是比較敬業(yè)的了。他們對于辦公室著裝會比較講究,尤其是商業(yè)類型的行業(yè)。一般都是西裝領(lǐng)帶,女性也是職業(yè)裝。這一點上就體現(xiàn)出女性的優(yōu)越性了。因為在炎熱的夏天,女性至少還可以穿裙子,可憐的男性同胞依然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尤其是金融業(yè)和銷售業(yè),苦逼啊。不過貌似程序員到哪里都是一副屌絲模樣。這難道真是職業(yè)天性?

  但是敬業(yè)歸敬業(yè),英國人很少加班,更不會主動把工作帶回家。每天八小時工作一絲不茍,但到了下班時間肯定不會咋單位多呆一分鐘。下班以后先去酒吧喝一杯,然后再回家吃飯。要是單身,估計飯都在酒吧解決了。要是趕上球賽,就和好基友一起觀戰(zhàn)。大家都愿意很多人擠在酒吧里看球,而不是一個人躲在家里。好多人搞對象就是在看球的時候成了的。要么成情侶,要么就彎了然后成情侶……


  英國人很重視周末。他們一般會選擇周末和家人呆在一起。所以讓英國人周末加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比如我們老師經(jīng)常給我們說,交作業(yè)或者要feedback一定要在周五之前,這樣他們可以在周五結(jié)束一切,然后enjoy weekend。

  英國人是比較誠信的一個群體。比如你給自己的手機上了保險。然后手機丟了,你上報保險公司,他們就會直接給你一臺新的,你不用去警察局辦理一堆相關(guān)手續(xù)證明你手機真丟了。這個丟手機的案例是去年我同學的輕身體驗。再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在亞馬遜上買了一些東西,大概一百鎊。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我沒有收到包裹。但是網(wǎng)站上的記錄顯示我的包裹已經(jīng)被人簽收。于是我打電話投訴亞馬遜。亞馬遜并沒有對我所說的事情表示質(zhì)疑,也沒有讓我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只是給了我兩個選擇:把錢推給我,或者重新把東西給我寄一次,當然是免費的。我當時選擇了退錢。當錢推給我之后,我機緣巧合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學校的包裹收發(fā)處工作疏忽忘記了我的包裹。我又拿回了我的包裹。我和我們老師說了這件事,問她我要不要再把錢給亞馬遜打過去。老師說不用了,這種事情偶爾會發(fā)生,不是你的錯。

  這種對陌生人的信任,是國內(nèi)非常缺乏的。我們總是小心翼翼的提防身邊的人,總感覺別人會騙自己坑自己。導致如今社會信任流逝。老太太摔倒不敢扶。扶起來就訛上你,連一個九歲小孩都不放過,你這樣會對這小孩造成多么大的心理陰影,你讓他還怎么相信這個世界的真實和真誠?


  哎呀扯遠了。

  英國人還有一點讓我很喜歡,就是開車的禮節(jié),尤其是對待行人過馬路這件事。在國內(nèi)過馬路可真是驚心動魄,只有人讓車,沒有車讓人。你要是在過馬路的時候寄希望于車給你讓路,那么基本上不是進醫(yī)院就是進天堂?墒窃谶@邊,基本上都是車讓人。不管你是走斑馬線,走過馬路專用道,還是橫穿馬路,基本上車都會停下來讓你先過。當然你要是站在全是機動車的道路上想穿過去也不現(xiàn)實。但是在道路比較窄,車速比較慢,車輛有不多的情況下,車會主動慢下來或者停下來,司機會示意讓行人先過。我記得我剛來新學校報道的那天,坐在一輛公交車上。在某一站,該上的該下的都已經(jīng)完了,車就是遲遲不發(fā)動。我正納悶怎么回事,發(fā)現(xiàn)一個老太太慢慢悠悠穿過馬路,然后對司機報以微笑。其實司機完全可以不必等,直接開走,老太太也不會被車撞。但是這種對于自己的克制和對于人的尊重,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英國人很禮貌。在英國想做一個受歡迎的人一定要把這幾個詞常常掛在嘴邊:sorry,excuse me,please,thank you。在買東西的時候不要說“I want something”或者“give me something”,禮貌的說法是“CanI (may I) have something,please”。這樣才是一種禮貌的行為。其他禮貌的行為還包括,為你身后的人拉門,上車時先下后上,對陌生人報以微笑,堅決不要插隊等等。英國人很反感插隊,排隊在哪里都可以看見。如果你插隊,你會被身邊的人當成野蠻人一般對待。所以,在國內(nèi)習慣了蜂擁而上和胡亂插隊的我們,真應(yīng)該向英國人好好學學。再普及一下,英國英語中排隊是queue,這是一個動詞名詞同形詞。美國英語叫stand in line。

  不過,太禮貌有時候會成為一種負擔。比如就有英國朋友給我吐槽說有時候你對方說謝謝,你忘了回一句,就會感覺很不對好像做錯了什么。有時候幫人拉門更無奈,明明我離門還有50米開外,門口正在進門的人看見你來了就會一直把門拉開等你,這時你做的就只有一路小跑過去,然后真誠的說謝謝你。其實我原本不必要跑那么快,我也完全可以自己開門。但沒辦法,誰讓人家這么禮貌呢。

  但是,禮貌的另一面,就是距離。英國人喜歡和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也是為什么一般和英國人聊天不會談到對方的工作收入私生活等等。記得有一次我一個人去約克玩,回來的路上在火車上和一個女孩搭訕聊天。整整三個小時,我們把中國和英國吐槽了三百多次,而我獲得的對方的私人信息也就僅限于她的名字(不包括姓),老家(杜倫),她有一個妹妹,她愛吃炸魚薯條以及她有男朋友這些了。所以和英國人教朋友其實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英國人的性格其實是很傲嬌的,表面上看起來對誰都客客氣氣的,其實心里牛逼傲氣的很,除了美國誰都不服?傆X得老子當年稱霸世界日不落。而且不要忘記英國是有貴族傳統(tǒng)的,很多貴族都隱居在約克牛津等小山村里,過著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所以骨子里的英國人其實是比較孤傲的。但是矛盾的另一面是英國的屌絲確實比中國屌絲還屌絲。從他們的穿著說話的談吐就能看出來。英國人真的有些奇葩,只有真正在這邊生活才能體會到這種矛盾的感覺。

  英國人是無聊且較真的。這里我實在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個非常奇葩讓人無語的新聞。一群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活得最長的生物,一個貝殼。科學家們通過數(shù)貝殼背上的年輪推斷出貝殼活了大概400歲,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在貝殼內(nèi)部還有更多的年輪沒有數(shù),然后,他們把貝殼撬開了,然后數(shù)清楚了,一共活了507歲。然后……貝殼死了……然后……他們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貝殼還能再多活500年,然后他們通過解剖貝殼發(fā)現(xiàn)死因……就是因為貝殼被解剖了……我看完這個新聞之后真的沒有辦法形容我的心情了。不過這個確實很有代表性,反映出英國人奇葩的特點。

  一般英國陌生人之間開展對話都是以天氣開始。而且注意,是抱怨天氣而不是夸獎天氣。因為你說哇噻今天天氣好好,對方說是啊好好。然后就沒話接了。所以一定是抱怨。下點小雨就說尼瑪天天下雨;天氣暖和就說真尼瑪熱;天氣涼爽就說真尼瑪冷。下雪刮風就不用說了。所以英國天氣就沒有好的時候。其實我個人覺得英國天氣還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在英國人的嘴里,這地方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英國人大體如此。還有什么細節(jié)想要知道歡迎來華僑教育咨詢。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guān)內(nèi)容享有任何權(quán)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quán)歸該權(quán)利人所有,但因技術(shù)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quán)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quán)人聯(lián)系授權(quán)事宜,若轉(zhuǎn)載內(nèi)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quán)爭議因素,請相關(guān)權(quán)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guān)圖文內(nèi)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