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爾文·羅思(Alvin E. Roth)201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博弈理論、市場設計和實驗經濟學專家。曾擔任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 Wangari Maathai(旺加里·馬塔伊),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肯尼亞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1966年獲匹茲堡大學碩士。
☆ 保羅·勞特伯(Paul C Lauterbur)2003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專家,1962年獲匹茲堡大學化學博士。
☆ Niels Kaj Jerne,1984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曾任匹大微生物學系教授和系主任。
☆ Philip Showalter Hench,1950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1920年獲得匹茲堡大學醫(yī)學博士。
☆ Michael Chabon,2001年普利策獎得主。☆ August Wilson,1987年普利策獎得主。
☆ Leonard S. Baker,1979年普利策獎得主。
☆ 安德魯·梅隆1873年畢業(yè)于匹茲堡大學(當時的校名為西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金融家。1874年進入其父創(chuàng)建的梅隆銀行(Mellon Bank)工作,接下來的30年間,他建起了一個金融帝國,提供資金給企業(yè)以擴展鋁、鋼和石油等產業(yè)。他還協(xié)助建立了美國鋁公司和海灣石油公司,并同弗里克一起成立了聯(lián)合鋼鐵公司和聯(lián)合信托公司。到20世紀20年代初,他已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1921~1932年擔任財政部長,之后轉任駐英國大使。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和慈善家,曾捐贈大批收藏的藝術品,并出資1,500萬美金以建立國立美術館,并捐贈建立匹茲堡大學藝術博物館及藝術圖書館,其中包括大量梅隆家族的珍貴藝術藏品。同時,他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 Jonas Salk。1953年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例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疫苗。20世紀初,小兒麻痹癥肆虐全美及西方各工業(yè)化國家。Jonas Salk博士創(chuàng)建了匹茲堡大學病毒研究實驗室。Salk的疫苗使得美國小兒麻痹癥的發(fā)病率減少了95%。Salk和他的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被視為科學和醫(yī)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被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授予Presidential Citation獎章,其后又被卡特總統(tǒng)授予總統(tǒng)自由勛章。
☆ Gene Kelly美國著名演員、舞者、編舞家和電影導演。1952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曾主演了著名的歌舞劇電影《雨中曲》。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美國心理學家、管理理論家、行為科學家,雙因素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匹茲堡大學博士。
☆ Thomas Saaty 匹茲堡大學卡茨商學院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運籌學專家,層次分析法(AHP)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
☆Lorin Maazel 洛林馬澤爾,著名指揮家及小提琴演奏家,世界身價最高的指揮家。
☆Dan Marino美式橄欖球名星。
☆ Steve Beering,美國普渡大學校長(Purdue University)。
☆徐立之,香港大學校長,人類基因組計劃主席(2000-2002)。匹茲堡大學生物科學博士。
☆金耀基,前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
☆陳立夫,“中華民國”四大家族成員。匹茲堡大學碩士。
☆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匹茲堡大學碩士。
☆李銀河,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
☆陳曉薇,第九城市總裁。匹茲堡大學分子遺傳及生物化學博士。
☆寧高寧,原華潤集團董事長,現(xiàn)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匹茲堡大學MBA。
☆左學金,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1989年獲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董浩云(Tung Chao Yung)東方海外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人/香港前特首董建華父親
張系國(Shi-Kuo Chang)匹茲堡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及知名小說家
徐立之(Tsui Lap-chee)分子遺傳學家/香港大學校長
孫觀漢 物理學家/臺灣原子科學之父
陳立夫(Li-Fu Chen)政治家/中國醫(yī)藥學院創(chuàng)辦人
許倬云(Cho-Yun Hsu)歷史學家/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
袁定文臺灣棒球比賽主播兼資深球評
金耀基(Yeo-Chi King)香港中文大學第五任校長/名作家
李華偉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
李建復著名臺灣歌手/“龍的傳人”原唱者/前雅虎臺灣總經理/愛播吧聲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
邱文達前中國臺灣地區(qū)“衛(wèi)生福利部”部長 / 前臺北醫(yī)學大學校長
余玉眉臺灣第一位護理博士
劉紹臣臺灣大氣科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徐光蓉臺灣大學大氣系教授
林奕華前臺北市教育局局長
阿爾文·羅思(Alvin E. Roth)201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博弈理論、市場設計和實驗經濟學專家
旺加里·馬塔伊(Wangari Muta Maathai)2004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保羅·勞特伯(Paul C Lauterbur)2003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專家
麥可·謝朋(Michael Chabon)2001普立茲獎得主
奧古斯特·威爾森(August Wilson)1987普立茲獎得主
尼爾斯·杰尼(Niels Kaj Jerne)1984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
里奧納多·貝克(Leonard S. Baker)1979普立茲獎得主
金·凱利(Gene Kelly)1952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Philip Showalter Hench)1950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
湯瑪士·亞歷山大·梅隆(Thomas Alexander Mellon)梅隆銀行創(chuàng)辦人
Axel Leijonhufvud(Axel Leijonhufvud)瑞典經濟學家/論凱恩斯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一書作者
安德魯·W·梅。ˋndrew William Mellon)前美國財政部長/卡內基梅隆大學創(chuàng)辦人
Ed Feeney(Ed Feeney)艾默生/Emerson執(zhí)行副總裁兼艾默生網絡能源總裁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心理學家/雙因素理論創(chuàng)始者
班哲明·李(Benjamin Whisoh Lee/ ???/ Lee Whi-soh)美籍韓裔粒子物理學
Charles Glen King(Charles Glen King)美國生物化學家
約納斯·沙克(Jonas E. Salk)醫(yī)學家/沙克疫苗發(fā)明者
湯瑪士·沙提(Thomas L. Saaty)數(shù)學家/層級分析法(AHP)發(fā)明者
Bas van Fraassen(Bas van Fraassen)荷蘭科學哲學家/科學圖像The Scientific Image作者
約翰·伍德魯夫(John Youie Woodruff)1936夏季柏林奧運800米金牌得主
史蒂芬·畢爾寧(Steven C. Beering)美國普渡大學第九任校長/前印第安納大學醫(yī)學院院長
亞倫·格雷(Aaron Gray)美國NBA職業(yè)籃球運動員
Alex Van Pelt(Alex Van Pelt)美國橄欖球教練與職業(yè)四分衛(wèi)運動員
Antonio Bryant(Antonio Bryant)美國橄欖球職業(yè)外接運動員
Ben Cardin(Benjamin Louis Cardin)美國前參議員
Robert W. Bazley(Robert W. Bazley)美國空軍退休四星上將
Roscoe Robinson, Jr.(Roscoe Robinson, Jr.)美國陸軍退休四星上將
弗拉基米爾·佐利金(Vladimir Kosma Zworykin/Владимир Козьмич Зворыкин/茲沃里金)美籍俄裔發(fā)明家、工程師,電視技術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