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隆功大學如今,朱拉已發(fā)展成為一所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大學,擁有16個學院、2個研究生院、1個分校、11個研究所、2個教育中心和3個附屬學校。
朱拉隆功大學校園占地3000多畝,其中32%出租給商業(yè)大公司,出租收入是學校年收入的穩(wěn)定來源。校園中共有198座建筑樓,包括大禮堂、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住宿樓等。
據(jù)1989年統(tǒng)計,學校的教師人數(shù)為2427人,其中教授94人,副教授792人,助教910人,講師631人;在2427名教師中,榮獲博士學位的有793人,碩士學位的1305人,學士學位的329人,同年該校的本科生為13,858人,研究生為4,644人,博士生為285人。
學校的基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每年的財政支出,據(jù)統(tǒng)計1988年10月到1989年9月朱拉所有支出的75%是由政府撥款的。
朱拉隆功大學和其它政府所屬大學一樣,是一個獨立自治的實體。最高行政機構是理事會,主席是伯見羅德賓遜(Boonrod Binson)教授;校長是主要的行政決策人員,同時也是理事會最高招待官員,現(xiàn)任校長是查拉斯·蘇旺維拉教授,在他之下有7個副校長,分別管理學術事務、學校規(guī)劃和發(fā)展學生事務、財政管理、行政事務、研究事務和對外關系,校長的另外幾個助手則分別管理財政、人員設置、公共關系、繼續(xù)教育和政策事務。
在招生策略上,朱拉隆功大學自有其特殊的一套。泰國是一個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因此,農村必須有足夠的、具有一定知識水平的勞動力。為適應這種需要,該校對那些貧窮的農村學生以及在體育、藝術等方面有天賦的學生優(yōu)先錄取。這樣,既保證了農村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又保證讓農村學生畢業(yè)后都能回到家鄉(xiāng)發(fā)展農業(yè)。
朱拉隆功大學的獎學金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學校出資給本科生的,主要是幫助那些家庭拮據(jù)的同學。因此更確切地說應是助學金,每年大約有8%的本科生可以享受,從而免交這年的學費;第二種是由朱拉隆功大學校友協(xié)會撥款,這部份獎學金主要用于教育費用和所有學生的免費午餐;第三種則是由各種基金組織和私人捐贈的款項。
朱拉隆功大學的社會服務計劃主要體現(xiàn)在它正日益地走向國際化,它意識到增進國際交流的重要性,于是制定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方案,如美國一加拿大研究、泰國研究、亞洲研究、和平研究等。其中,和平研究方案成績卓著,因此,1988年朱拉被聯(lián)合國授于“和平使者”的稱號。為了使上述國際方案能正常進行,朱拉以最大限度提供了研究設施和場地,如新建的SASA國際交流中心、圖書館、計算機中心、西昌島的海洋科學研究基地,還特地新建了朱拉一體化研究中心,促進了科學技術知識的運用。這些無償?shù)暮献髟谔﹪约叭澜缍际且粋杰出的榜樣。
朱拉建立了國際事務辦公室后,已與世界上70多個學校簽定了合作條約。各個學院也與很多大學簽訂了交流協(xié)議。已在泰國形成了一個國際合作聯(lián)合網(wǎng)絡,其中主要機構有泰國信息中心,這是泰國社會和行為科學的開發(fā)中心,擁有一套遍及全國的雷達探測服務系統(tǒng),同時還擁有豐富的文字材料,包括剪報、期刊、資料匯集等;印度支那難民信息中心,擁有大量有關在泰國的印度支那難民的資料,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難民情況,能量研究和訓練中心則主要是研究能量的科學、經(jīng)濟、政策等問題。
朱拉隆功大學校長查拉斯·蘇旺維拉教授和美國俄勒岡大學校長托瑪斯·巴特萊特會談后,提出了兩校學生互訪的方案,現(xiàn)在雙方都已各選出5名學生到對方學校學習,俄勒岡大學到朱拉學習的學生在頭四個星期進行“展望泰國”的學習,主要是讓外國學生能對泰國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語言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因此這種也被稱之為“展望泰國計劃”,早在1988年就已開始,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要付學費1200美元,申請費200美元,住宿費每天25-35美元。另外每個外國學生在泰國期間擁有一定的保險金。
1992年是朱拉隆功大學75周年校慶,也是瑪依多(Prince Mahidol)王子誕辰100周年,瑪依多王子是朱拉隆功國王和撒旺·瓦得哈瑪皇后之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科學家和人類學家,為泰國的教育、醫(yī)學、化學、物理、生物等學術領域作出過杰出貢獻。他曾擔任朱拉隆功大學總務處主任,不僅知識淵博而且非常熱衷于泰國的教育事業(yè)。在他16歲生日時就慷慨捐款20萬提卡,目的在于推動泰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朱拉隆功大學正堅定不移地按照瑪依多王子的遺愿,努力增加教育費用,為光大泰國文化作出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