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際學生較多,多元化程度高,雖然中國留學生以及亞裔學生的人數(shù)比例與大部分美國大學比較屬于偏低,但也一直重視跟中國的合作。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是在學校表現(xiàn)最突出的留學生群體之一,畢業(yè)后很多人都在各自的領域嶄露頭角。例如,美國微軟公司前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張亞勤博士23歲就獲得了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博士學位,2002年5月還獲得喬治·華盛頓大學頒發(fā)的“杰出校友成就獎”。張亞勤是該校歷史上惟一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也是最年輕的獲獎者,獲獎時才36歲。張亞勤仍在微軟工作,是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研發(fā)集團主席。
1996年,李振宇應聘到喬治·華盛頓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任教并創(chuàng)辦了生物醫(yī)學工程實驗室,擔任主任。他的研究成果和發(fā)表的一系列論文,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使他成為了國際醫(yī)學成像理論、超聲學方面有影響的專家。因為他的成績突出,校長親自特批他加工資,這在這所大學的歷史上是少有的。另外,據(jù)報道,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機場候機大廳里,有一塊喬治·華盛頓大學以李振宇及他的集合參數(shù)成像技術為號召的招生廣告,廣告說:“在這里,你可以與世界權威合作攻讀你的學位”。在喬治·華盛頓大學180多年的歷史上僅用過兩個人的肖像作為學校形象做招生廣告,一位是美國首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另一個就是李振宇。
喬治·華盛頓大學與中國的許多著名高等學府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跟復旦大學的合作尤其密切,兩校經(jīng);ヅ闪魧W生。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曾經(jīng)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教育與人類發(fā)展學院100周年慶典上,獲得該校校長特拉奇滕伯格頒發(fā)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獎章”。
喬治·華盛頓大學一直致力于與全世界的校友保持密切的互動,中國的校友也不例外。據(jù)報道,喬治·華盛頓大學北京校友會于2006年1月3日在北京成立。校友會表示,將發(fā)揚“奉獻社會和國家”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精神,加強北京與世界各地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友會之間的交流,從而推進中美民間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與合作。
喬治·華盛頓大學一直致力于推廣中國文化,2013年4月10日,與南京大學合辦的華盛頓第一所孔子學院——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孔子學院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