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機構

倫敦亞非學院:成立于1916年,是歐洲地區(qū)研究亞洲和非洲問題的主要中心之一,主要課程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地理、宗教研究、人類學、語言學、藝術、建筑、音樂以及近30種語言文學課程。是世界杰出的亞洲和非洲研究中心之一,是歐洲制定相關亞洲與非洲戰(zhàn)略重要的智囊機構,是英國唯一一所專門研究亞洲、非洲、近東和中東的高等教育機構。

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由伯克貝基金會于1823年創(chuàng)辦,是倫敦大學最古老的高等學院。為英國五家不參加商業(yè)排名的高等院校之一(另外四家為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倫敦商學院,蘇富比藝術學院等)。伯貝克學院主要以研究生和博士的培養(yǎng)為主,與倫敦金融城及各行業(yè)界聯系緊密。伯貝克學院更傾向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招收中國應屆學生人數非常少,全校2013/2014年度中國學生總數約30人(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只占該學院總人數的千分之二。該學院在學術方面享有英國頂級水準。

海思羅普學院:即倫敦大學神學院,下設神學系和藝術系,一半以上的本科生為在職人員。

皇家音樂?茖W院:皇家音樂?茖W院(RAM)始建于1822年,被喬治四世(1762-1830)國王陛下授與皇家特許狀,是英國歷史最久的音樂學院(曾在19世紀下葉關閉),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現校長為伊麗莎白二世,校監(jiān)為伊麗莎白二世安妮長公主

皇家音樂?茖W院

三一音樂學院:建于1872年,由音樂系教師授課。

倫敦大學的其他學術機構還包括:倫敦大學天文臺(1929年建在市外的彌爾山上)、倫敦大學視聽中心(建于1968年)、倫敦大學植物園、大學計算機服務部(下設7個服務中心)、大學海洋生物學實驗站(建在蘇格蘭的坎布雷島上)、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200萬冊,期刊5500種,此外每個學院和研究院均有自己的圖書館,其中大學學院的圖書館藏書量達150萬冊)、倫敦大學原子反應堆中心、倫敦大學國際與地區(qū)研究中心。

帝國理工大學(已獨立)

倫敦大學帝國學院成立于1907年,聯邦大學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學院于2007年7月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獨立大學。中文中,通常被稱為帝國理工學院,或簡稱為帝國理工。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2007全球大學排名顯示,倫敦帝國學院世界排名第五。

作為一個專精于科學技術和醫(yī)學的大學,帝國理工享有和麻省理工的聲譽,研究水平在英國大學三甲之列。擁有大約2800名研究人員,其中53名為皇家學會會員(Fellow of Royal Society),57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帝國理工過去的成員中有14個諾貝爾獎和2個費爾茲獎得主。2004/5年度,學生總數11152人,其中海外學生(非歐盟)約占26.5%。在英國大學排名中,帝國理工占據第三,除了理工與醫(yī)學科系外,其商學院在英國排名前列,英國金融時報評出的世界商學院百強中處在中游位置。

2005年12月9日,學院宣布2007年退出聯邦制的倫敦大學,并正式開始與倫敦大學磋商相關事宜。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霍華德·戴維斯爵士發(fā)表聲明,表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決定不會退出倫敦大學,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將對2007年9月入學的新生開始頒發(fā)學院自己的學位。帝國理工在2007年7月8日,正式脫離倫敦大學,并慶祝其一百周年校慶。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