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疫情爆發(fā)到現(xiàn)在,美本申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受到了影響,除了標化考試,還有夏校、面試、訪!煊X到了學生們面臨的挑戰(zhàn),去年申請季,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貼心地在常用申請系統(tǒng)Common Application中新增了一個“COVID-19”疫情問答部分,這部分可以選擇性填寫,目的是供申請者們簡要概述新冠疫情對自己造成的客觀影響,以便大學招生官能夠對申請者的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有更公正和全面的認識。
疫情陰影籠罩下的2021-22申請季,出國黨們持續(xù)受到影響,因而今年Common App系統(tǒng)仍舊保留了疫情問答部分。
那么這部分問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該如何寫呢?
話不多說,立思辰留學小編將在下文中一一為你解答。
1.問什么
在申請的附加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部分,申請者會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新冠疫情和自然災害都會對我們造成深遠的影響。如果你需要,這一部分可以用來描述這些影響。大學們關懷著疫情對你的健康、安全、家庭狀況、未來計劃和學業(yè)(包括是否有穩(wěn)定學習設備和學習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你是否有什么想分享的?請在這一部分描寫這些因素是怎么影響你的。
首先,這個問題是可選的,并不強制要求申請者作答;卮鸬拈L度限制在250字以內,并且附有詳細的常見問題頁面,幫助申請者去思考他們可能希望討論的話題,包括疫情造成的疾病與損失、住房問題、就業(yè)中斷以及家庭責任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問答部分并沒有取代原本的“附加信息”部分。在“附加信息”部分,申請者通常會附上在其他部分無法展示的補充材料,使自己的申請形象更完整,這部分的字數(shù)限制是650字。
2.有什么作用
這部分問答在整個申請中應該具備“描述新冠疫情對申請者影響”的獨特作用。也就是說,大學招生官如果想要了解申請人在疫情中遭遇的困難,則其默認的重點閱覽部分就應該是這一段作答,而非是整個申請的其他部分。
申請者無需擔心自己作答后在申請中陷入劣勢,招生官在審閱申請材料時會考慮到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對于學生在疫情期間面臨的挑戰(zhàn),招生官心里是大致有數(shù)的。
除了這個新增的問答部分之外,Common App在Secondary School Report中增加了一個部分,供學校的Counselor具體地說明學生在學術方面受到的影響以及采取的行動。招生官也能通過推薦信了解到更多的背景信息。因此同學們帶著輕松的心態(tài),誠實地填寫這部分內容即可。
這就意味著在申請的其他部分里,申請者也應該盡量按照正常的節(jié)奏進行描述填寫,不應記述太多與新冠疫情有關的內容(除非是文書寫與疫情相關的故事這樣的情況)。
3.怎么寫
再次強調,這個問題是選擇性回答的,因此招生官不會因為你沒有作答而對你產(chǎn)生不好的印象。設置這道題并不是為了給申請者增加工作量,而是給予申請者一個機會闡述疫情在學術和個人生活方面產(chǎn)生的影響。
這兩年,許多同學的標化考試安排和學業(yè)都因為疫情而不得不改變或中斷,因此主頁菌認為大家應當利用好這部分問答,向招生官簡潔明了地陳述疫情對自己造成的干擾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回答這個問題需注意的是,我們應該僅陳述與自己緊密相關的客觀情況,不需要過分抒發(fā)情感,也不必在這里討論社會問題。并且,鑒于該回答有250字的字數(shù)限制,應當以說清楚事情為主要目的,不應在文學性、藝術性上浪費太多筆墨。
這樣的特征,與Common App中的活動、榮譽、附加信息等部分十分相似,即申請者應該在這些部分里明確填寫僅與該部分相關的內容,活動就寫活動,榮譽就寫榮譽,補充信息就寫補充信息,給招生官留下直白而明確的形象。
因此,從不可替代性的角度來說,COVID-19部分的重要程度是比較高的。
接下來我們從招生官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部分問答究竟該填些什么內容。
哈佛教育學院,聯(lián)合諸多美國高校的招生辦負責人去年共同發(fā)布了一份聲明,用以闡述在“疫情申請季”,大學招生官將會期望從學生身上看到哪些東西(It describes what college admissions office value and expect, and don’t expect from students during the pandemic)。
目前,該份聲明已經(jīng)得到了超過360所美國大學招生辦負責人的署名(有名有姓的基本都在上面),里面提到的內容可以作為比較官方的“招生官態(tài)度”,供大家在填寫“COVID-19問答”時參考,這里我們將其做了簡單的提取總結:
1. 疫情對活動的影響。比如夏校、科研活動因此取消;
2. 疫情對學業(yè)的影響。比如IB、AP考試取消、網(wǎng)課時差、學校效率、校內成績等影響;
3. 如果個人曾檢測陽性、或密切接觸陽性,務必描述個人受到的困擾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4. 如果身邊有家人或朋友得病,自己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參與照顧,務必描述;
5. 如果有組織或參與與幫助疫情直接相關的活動,比如募捐物資或類似的公益活動,務必描述(細節(jié)如果寫不下可以放到Additional Information或者Activity List),如果是科研一類的“非直接幫助”就不必寫在這里;
6. 大學會采納來自學生高中老師的“疫情報告”,所以如果校內課業(yè)和活動因為疫情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比如網(wǎng)課教學、考試方式、成績評估等),請務必提醒Counselor在Common App或其他渠道中詳細填寫這些客觀影響。